近幾年,高考結束后的一個月內,總會有這樣的新聞出現:《高考結束熬夜狂歡,20歲學生竟突發腦?!?、《高考生查分第二天腦出血進ICU》、《19歲男孩高考后突發心梗離世》等。究竟是何原因導致這些不幸發生?
心理壓力過大。
高考是一場重要的人生考驗,考生往往會承受來自自身、家庭、學校和社會的巨大壓力,導致情緒緊張、焦慮、抑郁等,這些心理因素會影響心血管系統的功能,使血壓升高、心率失常、血管收縮等,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生活習慣不良。
高考前后,考生往往會忽視飲食、睡眠和運動等方面的健康管理,導致營養不均衡、睡眠不足、缺乏體力活動等,這些不良習慣會影響血液循環和代謝,使血液粘稠度增加、血脂升高、血管硬化等,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腦血管本身的病變。
有些考生可能存在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腦血管異常,如動靜脈畸形、動脈瘤、動脈硬化等,這些病變會使腦血管壁變薄或變硬,容易發生破裂或堵塞,導致出血性或缺血性的腦卒中。高考前后的應激狀態可能會誘發或加重這些病變。
為了預防和減少高考前后考生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癥狀,建議考生和家長注意以下幾點:
保持良好的心態。
考生應該正確對待高考,認識到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,不是決定命運的唯一因素,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和期待,要樹立信心和勇氣,積極面對挑戰。家長也應該給予考生適當的關心和支持,尊重和理解他們的想法和選擇,避免過分干涉和施壓。
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。
考生應該注意飲食平衡,多吃富含維生素、蛋白質和纖維素的食物,少吃油膩、辛辣和高鹽的食物,避免飲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??忌€應該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,每天至少睡7-8小時,避免熬夜和起夜。此外,考生還應該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如散步、跑步、打球等,以增強體質和放松心情。
定期進行體檢。
考生在高考前后應該定期進行體檢,特別是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或既往史的考生,應該重點檢查血壓、心電圖、血脂、血糖等指標,及時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心腦血管疾病。如果出現胸悶、胸痛、心悸、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等癥狀,應該立即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